目前分類:思生活 (561)
- Jun 15 Wed 2016 22:40
好姐妹
- Jun 15 Wed 2016 18:32
今天的錯誤
今天犯了一個錯誤
專案課程新教案研討會議裡
中部(還是南部?)同仁對某一段內容
提出的看法
立意很好
然而這個課程的授課對象
其實是才剛上班1-2個月的新人
初來乍到的新同仁要學的功夫五花八門
- Jun 08 Wed 2016 07:18
這一小段日子
- Jun 03 Fri 2016 06:50
變動
- Jun 01 Wed 2016 07:49
新戀情
- May 26 Thu 2016 06:17
秘密基地
有時候在行程和行程之間剛好有空檔
又或者是外出完成工作之後
沒有急著回辦公室處理文件的必要
這時候擁有秘密基地的口袋名單就很重要了
心中首選的秘密基地有以下條件:
1.空間不能太吵
這和坪數大小無關
有些小店因位置或時段關係其實蠻安靜的
- May 24 Tue 2016 06:53
壓力就像永遠不會好的感冒
朋友繼續在進退兩難的工作困境裡痛苦著
工作壓力加上工作環境的不友善
讓她身心煎熬
已經累積了接近可以退休的年資和高薪
是她無法斷然離開的原因
我們在旁邊只能乾著急
沒能實質提供什麼幫助讓她脫離痛苦狀態
既氣餒又無奈
- May 23 Mon 2016 07:36
友情
靜下心想一想
並沒有特別痛恨或討厭的人
曾有感到被背棄或誤解的時候
那也只是說明和對方緣份不夠深厚
或者就是單純的不對盤
說再多做再多都是白搭
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友誼
萬人迷是不切實際的期待
記得Grace說過
- May 20 Fri 2016 06:55
奇怪
奇怪了
年輕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活的?
現在的習慣是
早晨或甚至是昨夜入睡前
就要把今天的行程預習一下
旁邊還得標上需準備的文件
這樣的日程紀錄是我出門前的指南針
如果沒有做這件事
還真不知道會疏漏多少事情⋯
- May 18 Wed 2016 23:23
協調性
一直以來的運動經驗裡
在還沒有獲得正確指導以前
除了聽聽熱心人士的大致解說
通常就是透過眼睛去觀察並模仿別人的動作
這樣的方式往往只能看到『形』
卻無法理解每個動作的意義和細膩
二十歲時打了好幾年羽毛球
後來因種種原因換了其他運動
- May 16 Mon 2016 21:18
難得糊塗
- May 13 Fri 2016 07:25
自由大量的書寫
- May 13 Fri 2016 07:14
地震
地震發生時
正在處理出門前應完成的文件
然後就開始感覺到搖晃
很快的,搖晃感愈來愈強烈
辦公室在12樓
大家都停下工作
略微緊張的說:地震耶⋯⋯
然後有人問:我們需要下樓嗎?
心裡很快地閃過一個念頭
- May 11 Wed 2016 06:56
微習慣
最近幾本關於建立習慣的新書
都在講同一個概念
為了讓習慣養成
其實只要落實每天執行
不必太追求必須完成的量或時間
正因為目標值微小到很容易達成
就會激勵人們繼續做下去
直到建立習慣
比如建康專家向來建議運動333
- May 03 Tue 2016 07:30
順心如意
朋友分享她最近的某一天
一早起床諸事不順
準備早餐過程就開始失誤連連
當下心裡不禁嘀咕著
『怎麼那麼倒楣』
結果那一天還真的做什麼都不對
事後回想起來
朋友發現其實是前一天沒有睡好精神不佳
以至於隔天一早無法專注處理事情才會狀況不斷
- Apr 11 Mon 2016 06:35
懊惱
決定放下懊惱的感覺了
如果可以重來
知道自己可以表現得更得體
但事情就是發生了
耿耿於懷並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
唯一可以做的
就是把羞愧的感覺當做未來言行的警惕
前前後後想清楚之後
- Apr 10 Sun 2016 22:07
六尺巷的寬容與慈悲
不知道『六尺巷』的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?
不與他人計較
輕輕化解原本的對立和衝突
『退一步,海闊天空』
很大器的胸懷
我喜歡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(以下文字轉載自網路文章)
- Apr 09 Sat 2016 14:38
待辦事項清單
已經不記得是多久以前的某一年
當發現自己原本引以為傲的記憶力
悄悄隨著年歲增長日益衰退時
待辦事項清單就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之一了
不光是工作上的需要
就算是私人生活,比如出國前好了
一定會先列出攜帶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