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水源的分布制約並引導了人類的發展,而一些飲品也相繼扮演人類歷史的塑造者。歷史潮漲潮落,從石器時代的村落,古希臘的餐廳,到啓蒙時代的咖啡廳,隨著時間的推移、地點的變換、文化的更迭,不同的飲品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重要作用。當一種飲品滿足了人們的某種需要,或順應了某個時代的歷史潮流,它便流行起來。有些時候,流行的飲品還能以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式,影響歷史的走向。
穀物的馴化標示出農業的關端,也因此讓人類踏上通往現代社會之路。最早的農業出現在約一萬年前的近東地區,同期,啤酒也隨之問世。五千年後,在美索布達米亞和埃及,誔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。大規模有組織的農業生產使人類有了剩餘穀物,進而為這兩個同期文化的崛起奠定了物質基礎。剩餘穀物的出現使一小部分人不用再去田間務農,於是,全職教士、牧師、記事員、及工匠的出現成為可能。對於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居民及第一批文獻作者們而言,啤酒不僅是滋養生命的甘霖,同時還和麵包一起充當他們的口糧及實物工資。因為當時,穀物是社會的經濟基礎。
在西元前的千年歳月當中,古希臘城邦內勃然興起的文化,引發了政治、哲學、科學、文化等方面的諸多發展和進步。當時,關於詩歌、政治、哲學的探討都是在正式的酒會上進行的。在這類研討會上,與會者共飲一碗稀釋的葡萄酒。到了羅馬帝國的統治時期,飲用葡萄酒的風俗繼續流傳;但隨著羅馬帝國的瓦解,伊斯蘭教的興起,葡萄酒就在其誔生的地方被明令禁止了。
羅馬帝國覆滅一千年後,人們對古希臘、羅馬文化的重新追索,燃起了西方思想復興的星火。這些文化幸得阿拉伯世界的學者們完好地保存和進一步的發展,才使歐洲的黑暗年代有了曙光。同時,為了抑制阿拉伯人對東方貿易的壟斷,歐洲的探險家們急於向海外擴張。他們的航程西至美洲大陸,東達印度和中國;就這樣,全球航海路線初步建立了。在這段大發現時期,一系列新飲品湧現出來,這些新飲品的出現應歸功於一種蒸餾技術的發明。蒸餾後的酒類飲品,酒精濃度高,性質穩定,因此非常適合海運。當時萊姆酒、白蘭地、威士忌等飲品,還充當著買賣奴隷的貨幣,流通甚廣;尤其是在北美殖民地,這些酒飲甚至風靡到能影響政壇風雲變幻的程度,繼而在美國的建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。
地理擴張,方興未艾;文化擴張,接踵而至。西方思想家們衝破古希臘傳統觀念的束縛,在這個理性時代,一統天下的飲品是咖啡,一種由中東人傳入歐洲神秘而時尚的飲品。咖啡能使人們頭腦清晰、思維敏捷,因此成了科學家、哲學家及商人的理想飲品。在咖啡館裡,什麼樣的刊物都能看到,什麼樣的消息都能聽到,人們口耳相傳,把資訊從一家咖啡廳傳到另一家咖啡館,導致後來建立起科學社會、新聞報業及經濟機構,並為革命思想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
後來,在一些歐洲國家,尤其是英國,從中國進口的茶向咖啡發起了挑戰。十七世紀時商人和知識份子青睞咖啡,十八世紀新興工廠裡的工人對飲茶情有獨鐘;茶不會像農民所喝的啤酒那樣麻醉神經,恰恰相反,它含有咖啡因能提神醒腦。茶使工人在長時間單調重複的工作中保持警醒、集中精力、操作高速運轉的設備。茶的另一大優點就是其天然的抗菌性能,即使沏茶的水沒有煮沸,它也能大大降低水生疾病的流行。當茶發展成為英國的國飲時,想要保持茶葉供給穩定的欲望便滋生起來。這種欲望對當時英國的對外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,對美國獨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,侵蝕了中國古代文明,並最終導致茶在印度的大規模生產。
碳酸飲料起源於十八世紀的歐洲。一百年後,隨著可口可樂的發明,美國軟性飲料自成一格。可口可樂是由一位亞特蘭大藥劑師配製出來的,最初用作興奮劑,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美國的國飲。它象徵著活力,助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的資本主義。在二十世紀裡,可口可樂隨征戰四起的美國大兵一起巡迴世界,繼而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、銷遍全球的飲品。如今,可口可樂又成了頗具爭議的全球化市場的代表。
飲品與歷史的沈浮有著密切的關係,對歷史的走向也有著重大的影響;這種密切和重大遠遠超出了大眾印象中對飲品的認識。本書所關注的六種飲品,展示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,及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。在經歷了歲月的滄桑巨變之後,直到今天,這些飲品還依然存留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作為一本介紹液體的典籍,讓人們憶起那些早已遠逝的年代。
瞭解了這些飲品在歷史中占有的一席之地,你所鍾愛的飲品,在你眼中,定會另有一番風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