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櫃子裡還沒有看的書在很多

類別內容包羅萬象

隨手挑了一本人際關係方面主題

這書名好華麗...

(238目標:1/9-1/15)

1/9   P1-P49

1/10 P50-P75

1/13 P76-P238(完成)

 

人生走著走著

經過更長更遠的路,也認識更多的人

還是會看看和這本類似的人際關係書籍

參考一下他人在這個議題的見解

但「人脈經營」已經不是現在優先選項

最近思考的是如何讓生活更單純

除了工作的需要,必須做好客戶服務(聯絡)

親人和朋友如何維繫温度?

那些是想要密切聯絡的?那些是想要保持距離的?

需要協助的朋友、互相學習的朋友、課程朋友

時間就這麼多,該留給值得的人

「多」是工作上不得不的需要

「少」是篩選之後的結果

知道自己要什麼

就會明白該怎麼深耕善緣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(以下摘錄本書重點)

 

累積緣份而不是累積人脈

以「這段緣份相當難能可貴」的心和對方相處,

而不是在意認識了多少人

不把自己視為任何團體的核心

把總是不小心冒出頭的自藏起來

這樣的朋友值得交往:

(1)         不計較,吃點虧也不在意(心胸寬大)

(2)         先對他人露出笑容(友善信任)

人際關係四階段:

緣份認識-持續聯絡-關係增温-彼此分享

如何激發對方「想和這個人做朋友」的想法?

「十分鐘內的回饋」是個不錯的做法:

結束和某人的碰面互動後

10分鐘內發個訊息

告訴對方這次聚會和對談的感受

這個動作會在對方心中留下比較好的較深刻的印象

擅長社交的人有時反而無法致力於維持一段關係

導致只能集中於建立情誼的開端

無法往更進一步建立關係去推進

「禮尚往來」能看出自己是否受到對方對等重視

付出前先問自己:是否可以不計回報?

與其「計較回饋」,不如暫停付出

人際關係就像釀酒需要耐心等待成熟時間

時間愈久價值愈高

儘管放在一旁也會自然熟成

但若用心留意照顧關心,成果會更加濃香

人際關係中,沒有東西可以真實

即使有些缺點

只要把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對方面前

就是最自然的誠懇

沒有時間或沒有意願

不想接受朋友某項請託時

與其勉強答應不如直接婉轉拒絕

人與人關係並非建立在「有求必應來者不拒」

為自己劃個界線

有助於互相尊重互相了解

「傾聽」讓對方覺得「這人對我說的話很感興趣」

傾聽=把說話權給對方,「做球」讓對方自在侃侃而談

「說話」是知識,傾聽」是智慧

人際關係就像聚寶盆

分享、介紹、為人牽線,不會減少自己的人脈

反而能擴展自己的關係

在通訊方式多元又便利的現在

「手寫信件」更能顯示一種心意

要讓一段關係深刻

最重要的是創造共同回憶~

共同去過的地方

一起品嘗過的小吃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eamer2013 的頭像
    dreamer2013

    dreamer的生活筆記

    dreamer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