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


20111月號的Cheers雜誌上有一篇名人理財的專訪,


被訪問的對象是摩根富林明投信的總經理石恬華,


「忙碌OL的金字塔投資法」這種標題總是很吸引人的


因為在投信工作, 所以石恬華的投資部位大部份都是基金,


她的風險分散之道在於定期定額配置不同的市場,


並且以年齡做為債券基金的配置比率


 


整篇看起來, 我認同以下幾個觀點:


 


1)     現金是最糟的資產,不投資的話,就像每月有人在扣你薪水


 


其實這句話也有一點語病,


現金被認為是最糟的資產,


是因為從理財的角度, 現金會隨時間經過被通膨吃掉價值,


(通膨簡單的比喻就是東西變貴的速度和結果


 比如小時候陽春麵一碗才5, 現在要35…


 當然這也代表知道陽春麵曾經一碗5塊的人一定有點年紀了)


就算現金留著身邊不會長大,


卻也不可能把每一塊錢拿去投資呀,


基本上預留六個月緊急預備金(=家庭每月固定開銷*6)是必要的,


畢竟沒有人能保證會不會突然收入中斷


所以我覺得預留適當的現金部位是必要的


或者這筆錢拿去定存隨時可解約也OK…


 


2)     用年齡當做債券部位比例


 


這個概念其實就是隨著年紀要開始調整風險性資產的比重,


如果40, 至少就要40%的配置是放債券,


隨著年紀愈大, 比重要逐年拉高


, 這倒是不失為好記憶的比重調整方式


只是就我所知很多人以為名稱裡有「債券」二個字的基金就是保守型,


這是很大的誤解, 比如高收益債券, 它的風險和股票型是一樣的


 


3)     每季檢視部位,根據自己設定的比重調整資產配置


 


每季檢視定期定額基金狀況, 算是比較積極的做法,


很多朋友以為定期定額買基金就不用理它了,


      這也是誤解的心態之一,


      比如買到日本基金的人, 如果不早日承認錯誤停損


      那麼翻身的日子真是遙遙無期呢


 


4)     定期定額投資長線看好的基金,目前資金約各分散10%在東協、印度、拉美、中東與東歐,50%放在天然資源基金。


 


      這個配置內容和我的類似, 只是我沒有那麼偏重天然資源


  


 


理財是一件有趣的事,


只是真的要花時間做功課,


不知道看過雜誌裡完整文章的人有何感想,


我自己是有點小失望,


因為身為專業的投資專家,


最忌諱的就是沒有做好資產配置,


文章裡提到每個月把三分之二的薪水投入定期定額..


看起來好像基金是唯一的理財工具


這就有點值得商榷了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eamer2013 的頭像
    dreamer2013

    dreamer的生活筆記

    dreamer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