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一篇關於空間泡泡的文章
挺有趣的
留意到自己與別人最自在的距離
是大約100公分左右
不難解釋我就是一個有親密障礙的人
有時交談時會遇上習慣愈講愈靠近的對方
(當然可能跟談話內容比較隱私有關)
當距離近到讓我開始有壓迫感時
我會趕快把談話位置
移到讓對方可以放心暢所欲言的空間
這時再把距離拉開就不會太明顯了⋯⋯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(以下文字轉載自網路文章)
「空間泡泡」理論
可以這樣想像:每個人的身體周圍,都有一個像太空人頭盔的虛擬泡泡,這個虛擬泡泡讓你在裡頭安全呼吸,並且將其他人「擋在外頭」,以策安全。生活中,當別人靠得太近,就像打破了你的泡泡,會讓你不舒服---這個「泡泡」,就是你的「親密距離」。
泡泡的範圍,會受性別、文化背景、個性⋯⋯等因素擴大或縮小。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經侵入了對方的「泡泡」?又要如何判斷對方的「泡泡」到底有多大呢?
45公分:親密距離
對大多數人而言,身體周圍的45公分是很親密的領域,一般只有親人、情人或特別熟的人才能被允許進入其中。在一般銷售過程中,客戶與我們的關係並沒有那麼親密,所以建議不要靠得太近,如果萬不得已需要靠近對方,譬如需近距離為他解說文件時,也需要先告知對方、取得同意,再靠近對方。
90~120公分:商務距離
90~120公分,是商場上最常見的距離,不會太過親近,也不致太疏遠,且能充分與對方溝通,進而說服成交。有些公司中會擺設氣派的超大型會議桌,桌子兩端甚至超出200公分,遇上這種情形時,可以採取兩種做法:一、不要面對面坐,而是坐在對方的90度角;二、將身體向前傾,能讓雙方距離稍微近一些。
200公分:水電工距離
適用於初次見面、跟對方不熟、或不確定自己是否受歡迎的情況---例如當你到客戶的公司拜訪,遠遠地看到一位你景仰已久的人物,這時可以在水電工距離時打招呼示意,若對方也回以友善微笑,才可以走近對方至商務距離、上前攀談。
下次拜訪客戶時,不妨實地體驗「親密距離、商務距離、水電工距離」等三種距離的互動感受---當「距離」不是問題,成交當然也就不是問題了!
留言列表